学院开云(中国)

“放手去做,时间会给你答案”

2025年4月3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匡铭教授团队牵头的研究在肝细胞癌免疫微环境研究领域

匡铭院长开讲 | AI赋能医学教育与医疗创新

    3月24日晚,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在新教学楼201教室为全体八年制、2022级本科生带来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与医疗创新——2025两会精神与前沿趋势》的思政课。

康乐园里的医学记忆 | 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开讲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3月28日,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郝雅娟以《康乐园里的医学记忆》为题202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和五年制共230余名大一同学讲授思政第一课。郝雅娟书记通过百年建筑、医者群像与时代使命的三重叙事,为同学们勾勒出“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的精神图谱。百年医脉:从博济到岭南

中山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学习研讨

    3月26日,中山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广州校区北校园科技楼召开集中学习研讨会,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院党委书记郝雅娟主持学习,纪检委员吕志跃教授、专职组织员万海峰同志作重点发言。

百年医学殿堂,邀您共谱新章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25年人才见面会——北京站

日程安排3月20日 19:00-21:00清华大学 职业发展中心东风汽车厅3月21日 19:00-21:00

MORE +

科研动态

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潘超云课题组联合中山一院妇科刘军秀、李洁课题组揭示卵巢癌盆腹腔转移的代谢调控机制

      盆腹腔转移是卵巢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在转移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特异的代谢重编程,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重要靶点。

Circulation Research | 蔡卫斌团队揭示糖尿病心肌损伤中代谢-结构病理联接新机制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 1.48亿,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健康中国 2030”战略带来了严峻挑战。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和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使糖尿病病人寿命延长,原本隐匿或晚发的糖尿病心肌损伤“从幕后走到前台”,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脂代谢紊乱和心肌结构异常是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两大典型病理特征,但化学代谢紊乱如何导致物理结构异常、代谢与结构相互偶联并协同促进糖尿病心脏功能障碍的机制尚未阐明。

Mol Cell | 王金凯团队揭示METTL3和H3K27的共乙酰化介导对增强子和启动子RNA m6A修饰的特异性调控

    增强子和启动子区域通常是H3K27ac组蛋白乙酰化所标记的区域,而p300是负责催化H3K27ac的乙酰转移酶。近年研究表明,新生RNA还在染色质上的时候甲基转移酶就开始添加m6A修饰,而增强子RNA(eRNA)和启动子RNA(paRNA)也能够被m6A修饰并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然而这些RNA的m6A修饰如何被选择性地调控并不清楚。

Sci Adv∣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陈俊团队报道Parkin抑制巨噬细胞抗原递呈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因T细胞浸润不足在实体瘤中受限,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的核心组分,其功能调控成为关键突破口。该团队前期发现靶向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如Siglec-9、SIRPα)可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Nature Cancer, 2023; 2024)。因此,重塑巨噬细胞主导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将为开发新型免疫联合疗法提供重要突破口。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陈小舒团队提出了支持X染色体不敏感假设的额外证据

      进化遗传学中的一个著名争议是,是否需要通过剂量补偿来解决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间的基因剂量(X:AA)不平衡问题。ScRNA-seq数据可以从单细胞水平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然而,进行分析之前,必须仔细评估scRNA-seq的固有特性(例如稀疏性等)是否会使哺乳动物的X:AA表达比率产生偏差。

Metabolism | 王蔚东团队揭示胆汁酸膜受体TGR5可调节肾脏ENaC改善高血压

      近年来,盐敏感高血压已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盐敏感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盐敏感高血压与肾脏的利钠机制受损有密切关系,肾脏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 ENaC)蛋白调节障碍是盐敏感高血压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

MORE +

学术讲座

092025-04
272025-03
262025-03
232025-03
192025-03
172025-03
MORE +

通知公告

3国家级教学平台
3853在校生
6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
163专任教师
7.62亿近五年科研经费
8基础医学学科系
2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
16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
 
 

数说中山医

基础医学学科系
8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
2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
16

专任教师
163

近五年科研经费
7.62亿元

在校生
3853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
6

国家级教学平台
3

历史沿革

1866年
美国传教士医师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在博济医院内建成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府,后发展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1908年
广东光华医学堂始建,后发展为广东光华医学院。

1909年
广东公医学堂创建,后发展为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

1953年
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和岭南大学医学院正式合并成华南医学院。
1954年
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华南医学院。
 

1956年
华南医学院改名为广州医学院。
1957年
广州医学院改名为中山医学院。
1985年
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

2001年
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1866年~1952年

第一阶段:从1866年创立博济医学堂到解放初期院校调整之前

1953年~2001年

第二阶段:从解放初期院校调整到2001年两校合并之前

2001年~现在

第三阶段:2001年两校合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