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 | 励志笃行修德,逐梦者张景行
人物简介

中山医学院 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
张景行
张景行,男,汉族,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在校期间,他保持初心、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获评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罗焯医科奖学金、梁伯强教授暨秦光煜教授病理学奖学金、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金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写作赛道全国总决赛银奖等多项荣誉。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他扬起热爱的风帆,踏上逐梦的旅程。
一 初心如磐:懵懂少年逐梦“大医者”
“回首来时路,初心笃且坚。”
对张景行而言,医学的种子早在童年就悄然萌芽。老师和长辈口中的医者仁心,《当呼吸化作空气》《豪斯医生》等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生死博弈,“新冠”疫情中逆行者的背影……这些碎片在他心中拼凑出清晰的答案:“我要成为一名医生。”
这份初心一直指引着他选择了中山医学院,在一个个艰深的科目和知识点前、一场场高要求的考试面前,他的脚步愈发坚定,前行方向愈发清晰。他认为,医学生应当怀有崇高的理想,在求学、行医途中从小事做起,从一个个知识点学起,从一场场考试做起;同时不止在成绩、专业上精益求精,还要在更广阔的方面有所作为。他坚守初心,更笃定未来方向:“学医之路漫漫,成为一名‘大医’是我的夙愿,也是激励我踔厉奋发的初心。”
二 勤学慎思:科研新星蜕变成长
“欲成大医,必先固本。”
张景行深知,要成为“医学科学家”,首先得基础知识过硬,其次应尽早投身科研,学研结合,培养过硬本领。在学习方面,他坚持课堂与课后相结合,自学与合作相结合,在自己学有余力的同时,带动身边同学一起进步。作为班长,他曾参与建立学习交流群和资料共享平台,并联合其他班级实现信息互通。同学们在交流中分享学习经验,解决难题,思想的碰撞迸发出精彩火花。“我始终坚信,合作学习是实现共同进步的不二法门。正是秉持这一理念,我在求学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最终收获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罗焯医科奖学金、梁伯强教授暨秦光煜教授病理学奖学金等荣誉都是他一路努力的见证,而这些也都激励着他脚踏实地,继续投身于学业之中。


作为中山大学参加2024年“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医学基础研究创新设计论坛唯一代表队的队长,张景行与团队协调分工合作,针对抗生素耐药问题创新性提出MPR解决方案,获得大赛评委一致认可,带领团队斩获总决赛金奖。此外,他主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瞄准肝衰竭治疗空白,力求惠及更多的患者。他说:“科研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群人的星光。”他立足科学研究,注重团队协作,带领更多的同学一起为医学研究贡献更多力量。


三 医心向党:我辈共筑健康基石
“医学是海,我只是浪花一朵。”
荣誉背后,是他对“学研结合”的执着,也是他作为年级团总支书记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他带领9班团支部获得中山大学样板团支部;他牵头建立年级学习社群,参与组织免疫学创作比赛,让晦涩的知识“活”起来。同时,他与2022级团总支一起带领年级19个团支部共同承办学院首次“医心筑梦,共情百年”主题活动,其中透卡、漆扇等具有中山医学院特色和百年校庆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收获诸多赞誉。




走出校园,他的脚步扎进泥土。作为“返家乡”调研队长,他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所,采访阅历丰富的医生,了解基层卫生工作组织架构,总结整理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斩获校级一等奖,更让他读懂了一句朴素的真理:“基层医疗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坚守的温度。”

“志愿服务就像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从附属第一医院导诊、无偿献血、跟随老师义诊,到“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这位燃烧自己的青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既温暖了他人,也充实了自己。未来,他走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脚步不会停歇,只会走得更自信,走得更远。
结语
奋发与坚持,
执着与热爱,
求索与奉献,
是张景行追梦路上的信标,
在中山医学院这片广阔的舞台上,
他将与优秀的老师、同学偕行,
写下更加灿烂的青春诗篇。
(原文链接:“中山医学院”公众号:国奖风采 | 励志笃行修德,逐梦者张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