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至精微,医心传承 —— 中山医朱文珲校友寒假寻访录
百年荣光,桃李争芳。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生从中山医走出后积极投身祖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赓续中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医魂薪火相传。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之际,本期让我们与朱文珲校友“面对面”,共同见证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校友介绍

朱文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在中山大学攻读眼科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从事临床和教学教研工作至今,擅长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新生儿眼病、眼与全身病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治。研究方向为儿童视功能的发育、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低视力康复。在国际国内权威杂志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著20余篇,其中SCI论著7篇、参编专著2部(《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和《现代眼视光学》)。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广东省科技厅基金及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共两项资助。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委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视光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斜视弱视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医初心——发现光、喜爱光、靠近光、成为光
在谈及为什么选择从医时,朱老师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因为我觉得学医就是靠近光的过程,看见光就像看见了榜样。”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与不懈求索的精神促使朱老师走上学医之路,也引领她开启了“靠近光”的旅途。
如果说朱老师选择从医是在“靠近光”,那么选择眼科,则是朱老师“成为光”的开始。对朱老师而言,眼睛正是光照进来的窗户,在研究眼睛的时候总能让她感觉离“光”更近 。“我为什么会选择眼科学呢?我从小就很喜欢看别人的眼睛,觉得眼睛里藏着很多奥秘,所以我就很想去探索,想去学眼科。”
从医之路始于兴趣,但是眼科操作的精细程度,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我们眼科手术都是需要很好的手眼协调感,视网膜如同蛋壳里附着的膜一样薄,但是它还分了10层,眼底病医师还要在视网膜上做手术,难度可想而知。”眼科手术并不容易,但朱老师对眼科的向往与热爱仍旧驱使着她在眼科治疗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从医学生到医生——努力一以贯之
朱老师在1995年入学,当她与同学们分享曾经作为一名医学生努力奋斗和成长的瞬间时,朱老师颇为感慨:
“在中山医的读书生涯一如既往需要专注,学习任务很重,而且难度不亚于高考。但是周围的人都很勤奋。我们当时早上五点多就有人爬起来读书了,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甚至在厕所的灯下都有我们读书人的身影!而且晚上宿舍关灯后,同学们都会拉上帘子自己开小灯继续学习。”中山医人刻苦学习,不懈奋斗的传统可见一斑,这种学习氛围总能深深触动着在此学习的莘莘学子。如今回忆起在中山医读书时忙碌而充实的岁月,朱老师充满自豪与怀念。
或许正是中山医人日日精进、砥砺前行的精神,激励着朱老师从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成长为今日的好医生。关于这一路走来的成长经验,朱老师也非常愿意分享:“作为师姐,在学习方面我给你们的建议是要抓重点。上课前一定要先预习,知道什么是要掌握的内容,先把这个‘鱼骨头’给拎起来,然后再慢慢听老师讲解自己领悟,把鱼肉给填满。如果教学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当时没有那么多精力,可以暂时先放一放。”

红楼对联——医者前进的动力
北校红楼的对联“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是一届又一届中山医人初入校园时的第一眼风景。等到本科毕业时,很多医学生又都会在那里拍照留念。对朱老师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副对联,更是医者前进的动力、责任与初心。
“那个对联给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习主席说‘不忘初心’,你学医是为了什么?不忘自己的初心非常重要。病人选择你、相信你、认可你,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医学路上的半山腰肯定人很多、很挤。但你走到医学的顶峰,眼界也会更宽,看到更多东西,对医学的贡献也就更大了。”在行医路上不乏艰难险阻,唯有恪守本心,心怀病患,心系家国人民,才能不断前行,有所收获。

医心传承——寄语当代中山医学生
从医道路固然漫长,但中山医学子们从不迷茫。因为中山医学子的前方有名师引路,肩上亦有社会期望。医学生该怎样成长?怎样面对学业和人际交往上的焦虑?朱老师为青年学子们寄语:“成为中山大学的一名医学生是非常骄傲的,可是你在学业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挑战的存在会让你更有动力去努力,梦想总会实现,慢慢来,不能太急,先把基础打好,才会未来可期。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五年时光,医学最基本的知识,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这一阶段老师们会尽心尽力,潜移默化地教你们,你们也会心无旁骛地如海绵一样吸收医学海洋的知识。而剩下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知识,你们还需通过自学努力来掌握。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锻炼身体!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承担住医学生的课业压力。”

采访感想与总结
我们很荣幸能够采访朱老师这样优秀的校友。她向我们传授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将中山医人日日精进、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递到我们手中。朱老师是逐光而行的医者,她热爱一双双明亮的眼眸,沉醉于眼科的奥秘,最终成为了无数患者的光。朱老师是永葆初心的中山医人,她铭记“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的医训,厚积薄发,勇攀医学高峰。与朱老师交谈,如入芝兰之室,渐为其香所化,渐为其光所染。感谢朱老师的分享与教诲,我们也定会逐光而行!
(原文链接:“中山医学院”公众号:臻至精微,医心传承 —— 中山医朱文珲校友寒假寻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