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勤径,丹心筑梦 | 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里的中山医学子
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成立25周年,他们宛若传承智慧的炬火,照亮万千希望。“书山勤径,丹心筑梦”,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中山医学院已有多位青年学子入选研究生支教团,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力量能够穿越山川,让希望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壹
以心相约,“育”见未来
曾服务于云南凤庆县鲁史中学的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中山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牛璐璐说,她深知乡村教育资源和教师人才存在不平衡问题,因此,她带着一支钢笔、一件白大褂和一枚党徽,踏上了支教之旅。这三件宝物,不仅是她个人身份的象征,更是她责任与使命的标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她出发去云南支教时给自己的一句话。

牛璐璐进行家访
在鲁史中学,牛璐璐担任初一生物和数学科目的志愿者教师。她勤恳负责,组织开展并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助学奖学、云课堂和讲团课等工作。她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一对一辅导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牛璐璐的教学成果显著,她带的班级数学平均分持续稳定在全级第一。她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她激发了学生们对医学的兴趣和梦想。“璐璐老师,你就是白衣天使呀,我也想像你一样救死扶伤。”她利用自己的医学背景,进行健康宣讲,普及急救知识,希望学生们能在危急时刻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

牛璐璐参加光明行动
支教结束后,牛璐璐于2022年9月返校,继续攻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学科硕士学位。她的支教经历,成为她心中无法割舍的珍贵记忆,也成为了她独特的援滇支教故事。
贰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曾服务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的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中山医学院毕业、孙逸仙纪念医院硕士研究生张睿希说:“我想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给孩子们带去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到底有什么。”在林芝市巴宜区中学,她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希望。面对语言和教学习惯的挑战,她不惧困难,学习当地文化,调整教学策略,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和耐心的引导,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她坚信,“教育是一场漫长的守望,需要耐心和爱心去等待每一颗种子的成长”。在教研活动中,她不断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深刻理解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张睿希在林芝
谈起和孩子相处,她说:“作为一位跟孩子们年龄相近的老师,我想将我的经历和思考融入在教学中教给他们。我想要告诉他们,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我想要尽力做一束光,为西部的孩子带去一点点改变。”
她的故事,是中山医学院学子“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精神的体现。她,就是那束照亮孩子们梦想的光。
跨越山海以书为路,青春之心守望梦想未来。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里,有着许多医学学子的身影。他们秉承着医者初心和“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的大医济世精神,在支教的道路上,以医者仁心和教育者的热忱,传递梦想的火炬,点燃了无数孩子的梦想。韶华不计途远,志愿同绘国图,期盼同学们汲取榜样之精神,将个人梦想编织进国家的未来图景,播撒仁心的种子,让青春之花、生命之花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原文链接:“中山医学院”公众号:书山勤径,丹心筑梦 | 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里的中山医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