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风采,学海启航 | 中山医赵建校友寻访录

发布人:关芊璇

百年荣光,桃李争芳。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生从中山医走出,积极投身祖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赓续中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医魂薪火相传。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之际,本期让我们与赵建校友“面对面”,共同见证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引言

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作为中国现代法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将“法乎其上,医理守正”的精神一以贯之。赵建——中山医杰出校友,以法医之名,书写不凡传奇。在案件的迷雾中,他抽丝剥茧,追寻真相,为死者言,为生者权;在科研的征途上,他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硅藻检验技术让尸体“说话”。赵建的每一步,皆是对“行稳致远,千里不怠”的生动注解,展现医者仁心与警者刚毅的完美融合。让我们随其足迹,领略法医职业的深邃与辉煌,感受“中山医精神”的厚重与传承。

 

优秀校友人物介绍:赵建

四川崇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分别于2007年至2012年、2016年至2019年以及2019年至2023年,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完成大学本硕博学业。

2012年毕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法医检验科科长,副高级警务技术任职资格,被授予羊城杰出青年卫士、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抗疫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等荣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安部科技奖二等奖1项、首届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获嘉奖2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赵建师兄在工作中 图源:南方+

尽管赵建师兄现在已是业内小有名气的专家,但在高考录取结果公布之前,他对法医这一职业并不了解。当录取通知出来后,他急忙去查阅资料,才知道法医的职业性质。

2012年,赵师兄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专业毕业后,便加入了广州公安,至今已在法医岗位上坚守了十二年。谈及选择法医这一职业的初衷,赵师兄表示,“每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警察梦,我也不例外,同时我对医生也充满向往。”

 

亦医亦警,依法为民

作为一名法医,赵建师兄面对的是多重角色的职业挑战。一方面,他是在复杂案件中抽丝剥茧、寻求真相的侦探。曾经有一起案件是两人因酒后争执发生推搡,其中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不幸倒地身亡,死者家属愤怒地要求严惩凶手。赵师兄仔细解剖,发现其脑中有一段畸形血管在激烈情绪下破裂——这才是死者真正的死亡原因。“为死者言,为生者权”,赵师兄说,那是自己第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量。另一方面,他还是守护社区安宁、勇于面对危险的前线卫士。赵建师兄曾为寻找物证跳入污浊的河水,为明确现场痕迹攀爬高压铁塔,为确认死亡人数和案件性质冲入随时可能倒塌的火灾现场……

赵建师兄的经历是法医这一职业群体的生动写照。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用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为逝者讨回公道,为生者守护安宁。

 

发扬中山医精神——专注科研,敢于创新

作为一名中山医学子,赵建师兄在其岗位上充分展现了中山医精神。从警以来,赵师兄不仅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进修,也参与创建了法医硅藻检验技术体系。在法医领域,水中高度腐败尸体死因鉴定是广州乃至国际公认的难题。法医硅藻检验技术体系从“零”起步到全国应用,凝聚了赵建师兄十年的心血和汗水。

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赵师兄苦苦钻研硅藻是如何进入人体、进入后如何分布、有多大的量,用什么技术来检验?从基础理论到技术方法的建立、再到相关装备的研发,赵师兄及团队终于攻克了硅藻检验多项核心技术难题,形成了系统的技术体系,解决了水中腐败尸体死因鉴定国际难题,显著提升了我国法医病理检验鉴定能力。某年,广东某市潘某被人抢劫杀害,21年后嫌疑人被抓获。嫌疑人拒不供述作案过程。赵师兄应用硅藻检验技术明确已埋葬了21年的尸体死亡原因。

类似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赵师兄的科研成果也得到广泛认可。他组织培训了全国30个省区市150余家单位的技术人员,他还指导国内公安、院校等70多家单位硅藻检验实验室设计、建设和技术支撑,此外,赵师兄的科研成果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已在奥地利等国外实验室应用。他多次受邀前往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2021年作为我国首批在国外独立执行任务的法医专家,赴南太平洋岛国执行法医援助任务,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死者的话讲给活着的人听。” 在赵建师兄的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也能看到他勇于创新,有担当有责任的精神,在法医这份岗业上,他也充分践行了“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的中山医精神

 

队员感想与总结

此次寻访优秀中山医校友赵建师兄的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首先,我们平常对法医这份职业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小说或者影视作品。此次寻访更让我了解到法医这份职业的不容易,他们面临的是危险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判断过程和超高的责任要求。而且法医作为医生、警察的综合性职业,对法医工作者的知识层面和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种对职业的坚守和奉献,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师兄给师弟师妹的学习建议同样让我受益匪浅。他强调要关注当下,不要过多担忧未来,这种踏实认真的态度是也是中山医的精神传承。在学习和生活上,我们有时候会想太多,做太少,或者对自己要求太高而内耗。赵建师兄所说,干一行爱一行,提高做事的效率,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断提升自我,继续发扬中山医极致严谨的精神,为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而努力。

 

结语

在本次寻访优秀中山医校友的活动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优秀校友赵建师兄,切实感受到他身上的中山医精神和职业担当,领略到了作为一位法医的专业和风采。队员们收获颇多,未来将会不断努力,追随榜样的脚步。

赵建师兄与寻访组的合影

 

扬世纪中大精神,寻校友足迹

听在校回忆,聊成长经历

谈人生感悟,展优秀校友风采

为世纪华诞献礼!

让我们一起,向优秀校友学习!

今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

@中大校友 @中山医校友

您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还好吗?

我们期待听见您的故事!

 

(原文链接:“中山医学院”公众号:法医风采,学海启航 | 中山医赵建校友寻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