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寂寞,笑迎繁华 | 中山医校友揭育胜、莫文庆寻访录
百年荣光,桃李芬芳。
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生从中山医走出,
积极投身祖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更有许多扎根基层医疗体系,
成为我国基层医疗力量的中流砥柱。
7月18日,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支教团
来到连州市人民医院,
有幸采访到连州市人民医院
院长揭育胜校友和副院长莫文庆校友。
与他们共同见证: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采访揭育胜校友

揭育胜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新发突发传染病专科主任、负压重症病房病区主任
连州市人民医院(帮扶)党委副书记、院长
中山医学院2000级校友
任国家卫健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癌MDT专委会委员、中南八省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秘书。
2005年起一直从事感染性疾病医教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获2021年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肝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发表SCI论著2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青春印记 学医初心
谈及学医初心,揭院长表示,每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既定的,而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是可以自己去摸索的,但是它们都与健康息息相关。加之家族中有众多成员投身于教育行业,那份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引领着他选择了医学这条神圣而崇高的道路。
忆及在中山医求学的岁月,揭院长最为感慨的莫过于那段既充实又极具挑战的学习时光。他曾以为大学生活会是悠闲自在的,踏入中山医的门槛后才发现,繁重而严谨的课程安排与密集的专业考试颠覆了他的初印象。然而,这份学业压力并没有浇灭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反而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医科知识浩瀚无垠的宝库。
揭院长和我们分享起那段青涩而珍贵的回忆:为了抢占到有利位置,他和同学们早早前往教室;在期末复习周的紧张氛围中,他们更是将书包背进医院的科室办公室。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他们对医学梦想执着追求的最好见证。

守住寂寞 笑迎繁华
说起中山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揭院长感慨道:“中山医的良好学风与严谨作风,一直鼓励着中山医学子在学习与工作中保持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追求,在医德修养上坚持医德并重、无私奉献的信念。”
他还补充道,相较于同龄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医学生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往往伴随着更多的挑战与孤独,更像一个苦行僧。唯有坚守初心、守住寂寞,才能笑迎繁华,方能在医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时代抉择 为国奉献
谈及科室的选择,揭院长回顾道,2003年正值SARS爆发,这场疫情向本科在读的他充分展示了传染性疾病的威力。与众多局限于特定群体的疾病不同,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攻击是无差别的,往往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正是感知到这份震撼力与责任感,揭院长树立起誓要攻克传染性疾病的信念,坚定地选择加入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传染科,走上了探索传染性疾病的征途。

回溯工作历程,揭院长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湖南的病人。起初他不得不远赴广州求医;但自从中山医体系与连州市人民医院对接帮扶后,他只需要花一小时来连州看病。这一转变让揭院长更加笃定:对接帮扶之策能让偏远地区的民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线的医疗团队资源,让老百姓少走求医之路,确保优质医疗资源高效下沉,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百姓。
揭院长强调:“借助‘百千万工程’与‘双百行动’的东风,中山三院和连州市人民医院携手并肩,不仅构建了紧密的帮扶合作关系,更促进了两家医院与医疗体系的共融共进。展望未来,双方也将继续共克时艰,为优化基层医疗能力互助互援。”

揭院长寄语师弟师妹们:“医生这一职业,崇高而神圣,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怀揣一颗仁爱之心,维系健康、守护生命,不忘初心地走下去。在行医这条路上,治愈病患、缓解痛苦的成就感,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衡量的。年轻的医学生们,既然选择披上这身白衣,就要保持心中的赤诚,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时刻牢记并践行中山医的医训,以精湛的医术与一颗医者仁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传承中山医的优良品质。”
采访莫文庆校友

莫文庆
连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中山医学院1992级校友
分管医教部、护理部、药学部、服务中心工作;主持推进教学医院的创建,市医疗总院慢病管理中心、胸痛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双向转诊中心、分片区组团式医疗资源的下沉工作。曾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被授予九三学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疫一线优秀社员等荣誉称号。
百年渊源 共筑医梦
莫文庆校友扎根连州基层近30年,谈到中山医与连州市,他认为二者有着很深的渊源:
其一,20世纪70年代,中山医曾在连州开设学点,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中山医人,其中不少人毕业后扎根连州,成为现今连州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
其二,中山医学院始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连州市人民医院始于1897年的连县惠爱医院,二者都有着百年历史积蕴;百年后的当下,通过搭建精准对接帮扶的桥梁,二者再次紧密相连。

医训铸魂 勇赴一线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莫院长毅然前往湖北参与抗疫工作。回想起那段与无形病毒斗争的关键时期,他认为支撑他勇往直前的勇气不仅来自于在ICU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更来自于篆刻于心的中山医医训——“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这一信念如同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在面临抉择与挑战时,促使他去思考行动的意义与价值,从容地面对未知,勇敢地奔赴一线。
最后,莫院长深情赠言:“希望中山医学院的莘莘学子们,遵从中山医的医训,将其融入到国家社会的发展浪潮中,脚踏实地、不负韶华,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贡献。”

采访感想:医道传承 逆行无畏
医学就是如此,路途的坎坷只有自己最清楚,但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时刻牢记初心、时刻为人民的健康事业着想,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有所突破。两位学长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基层,我们终将成为逆行者,我们也乐于成为逆行者!
(原文链接:“中山医学院”公众号:守住寂寞,笑迎繁华 | 中山医校友揭育胜、莫文庆寻访录 )